2025 年 10 月 9 日商务部、海关总署联合实施的战略物项出口管制措施,与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 10 月 10 日发布的《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及供应链波动指数》报告形成鲜明呼应。前者彰显国家对战略资源的精准管控,后者则以数据印证中国外贸多元化格局的深化成果,共同勾勒出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外贸新图景。
复旦报告基于 2023 年 9 月至 2025 年 8 月的 1200 万条外贸数据测算显示,在出口管制政策落地前夕,中国对外贸易已形成 “传统市场稳基、新兴市场增量” 的均衡格局。2025 年 1-8 月,中国对东盟、欧盟出口份额同比正增长,其中对东盟贸易顺差持续扩大,而金砖国家已从 “动荡型伙伴” 升级为 “发展型伙伴”,成为外贸增长的核心支撑。这一变化与出口管制覆盖的超硬材料、稀土等物项出口流向高度相关 —— 数据显示,上述战略物项对新兴市场的合规出口占比已从 2023 年的 38% 提升至 2025 年的 52%,有效降低了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。
报告揭示的商品结构升级趋势,为出口管制政策落地提供了产业基础。作为出口额首位的第 16 类机电产品,在东盟、金砖和欧盟市场的波动增幅显著,其中搭载管制物项核心部件的高端装备出口占比提升至 37%。这种升级与出口管制 “倒逼高端转型” 的预期形成共振:以人造金刚石为例,国内企业通过技术迭代,将用于半导体加工的高端微粉出口占比从 2023 年的 22% 提升至 2025 年的 41%,有效对冲了中低端产品管制带来的影响。
外贸主体活力的释放更成为政策落地的缓冲垫。2025 年前 8 个月,占进出口总值 57.1% 的民营企业展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,其对非洲、中亚等新兴市场的战略物项出口分别增长 25.9% 和 13.9%。山东某企业通过优化人造金刚石砂轮生产工艺,将合规产品出口至东盟的份额从政策公布前的 18% 快速提升至 27%,印证了复旦报告中 “企业通过市场多元化抵御政策波动” 的结论。
值得关注的是,报告提出的 “供应链波动指数” 为管制政策实施提供了科学参照。东盟、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波动指数虽居前,但第 16 类机电、第 18 类光学医疗设备等高端产品的出口增长态势稳健,显示管制物项的 “军民两用” 属性并未影响民用领域的正常贸易。这与商务部发言人 “合法合规出口申请将获许可” 的表态形成呼应,而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占进出口总值 51.7% 的份额,更为管制政策提供了广阔的调整空间。
复旦大学吴肖乐教授指出,贸易伙伴结构的均衡化与商品结构的高端化,使中国外贸具备了应对政策调整的弹性。这一判断在市场反应中得到印证:尽管 10 月 10 日国内新材料板块出现 4.15% 的短期回调,但 LME 稀土氧化物指数的上涨更多反映的是资源价值重估,而非供应链断裂风险。随着企业加速开拓新兴市场与高端领域,出口管制与贸易多元化正在形成 “安全可控、提质增效” 的良性互动。

云南桀睿外贸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,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:专业进出口报关、国际贸易结算、进出口单证办理、进出口物流配送、货物仓储、中缅专线物流等,全力打造成为“外贸门到门一条龙”的外贸综合服务体。
电话:4000-888-707
传真:0692-4116315
邮箱:yunnanjierui@163.com
网址:www.jieruifwdr.com
杨经理 手机:19526696809 QQ:23165419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