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随着一批来自老挝的 20 吨竹笋干在中老铁路磨憨铁路口岸完成检验检疫与通关流程,云南省首次通过铁路渠道进口该类农产品的纪录正式诞生。这一突破不仅为国内食材市场增添了东南亚特色新品,更标志着中老铁路 “农产品北上” 通道在品类拓展与贸易效率上实现新跨越,为深化中老农业合作与跨境贸易注入鲜活动力。
此次通关的竹笋干货值 12 万美元,由云南滇贸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主导进口。据该公司负责人李媛介绍,为筛选优质货源,团队曾多次深入老挝北部琅勃拉邦、丰沙里等山区考察。“当地海拔 800-1200 米的山林地带,年均降水量充沛且无工业污染,生长的甜龙竹鲜嫩多汁,经传统工艺晾晒制成的笋干,蛋白质含量达 3.2 克 / 100 克,膳食纤维丰富,很符合国内健康饮食消费趋势。” 李媛透露,此前尝试通过公路运输时,因需经磨丁口岸转关、山区路段颠簸等问题,不仅全程耗时近 7 天,货物损耗率常超 15%,还面临温控不稳定导致的品质波动。而此次借助中老铁路 “澜湄快线” 定制化运输服务,从老挝琅勃拉邦火车站装车,经磨憨口岸直达昆明王家营西站,全程仅用 38 小时,运输成本降低 20%,损耗率严格控制在 5% 以内,“到货后经检测,笋干水分含量稳定在 12%-14%,完全符合国内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标准”。目前,该公司已与老挝 3 家农产品合作社签订长期采购协议,计划将每月进口量逐步提升至 50 吨,并联合云南本地食品企业开发竹笋酱、即食笋丝等深加工产品,预计年销售额可达 2000 万元。
高效且安全的通关流程,成为此次进口任务顺利落地的关键支撑。昆明海关针对竹笋干这类加工农产品的特性,提前启动 “特色农产品通关服务预案”:一方面,安排专人对接企业,指导其完善老挝官方出具的原产地证明、植物检疫证书等材料,确保符合我国《进境植物检疫监督管理办法》要求;另一方面,依托 “智慧物流 2.0” 平台,实现报关单申报、查验指令下达、放行信息反馈的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,避免企业 “多次跑、重复报”。“我们运用 H986 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对货物进行非侵入式查验,仅用 15 分钟就完成了箱体扫描与图像分析,无需开箱即可确认货物数量与包装完整性。” 磨憨铁路口岸海关查验科科长张磊表示,为保障食品安全,海关还按比例抽取样品送实验室检测,重点核查农药残留、重金属、微生物等 18 项指标,最终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我国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制蔬菜》要求。据统计,此次竹笋干从申报到放行的整体通关时间仅 4 小时,较传统公路运输通关模式压缩超 70%。
这一突破背后,是中老铁路推动农产品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的缩影。自 2021 年通车以来,云南通过中老铁路进口的东南亚农产品,已从初期以榴莲、山竹为主的鲜货,逐步拓展至咖啡豆、橡胶、中药材、加工农产品等多元品类。昆明海关最新数据显示,2025 年前 8 个月,经中老铁路进口的农产品货值达 32.6 亿元,同比增长 58.3%,其中加工类农产品占比从去年同期的 23% 提升至 35%,涨幅显著。“此前受运输时效与成本限制,东南亚加工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难度较大,中老铁路的高效物流网络正在打破这一壁垒。” 云南省商务厅外贸处负责人分析,此次竹笋干顺利通关,为后续老挝木薯粉、泰国龙眼干等更多加工农产品进口提供了可复制的 “铁路方案”。
展望未来,云南省正加速布局中老铁路沿线农产品贸易配套设施。目前,昆明国际陆港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二期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,投用后将新增 5 万吨冷链仓储能力,可满足竹笋干、水果等农产品的长期保鲜需求;磨憨口岸农产品加工园区也在规划建设中,未来将实现 “进口 - 加工 - 分销” 一体化运作,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。“我们计划联合海关、铁路部门,针对老挝、泰国等国的特色农产品制定‘一品一策’通关指南,同时推动跨境电商平台与铁路运输对接,支持企业在老挝建立农产品采购基地与初加工车间。” 上述负责人表示,随着中老铁路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,未来将有更多东南亚特色食材通过这条 “钢铁动脉” 走进中国百姓餐桌,为中老经贸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。

云南桀睿外贸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,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:专业进出口报关、国际贸易结算、进出口单证办理、进出口物流配送、货物仓储、中缅专线物流等,全力打造成为“外贸门到门一条龙”的外贸综合服务体。
电话:4000-888-707
传真:0692-4116315
邮箱:yunnanjierui@163.com
网址:www.jieruifwdr.com
杨经理 手机:19526696809 QQ:2316541978